中岳庙始建于先秦,距今有近4000年历史,其位于登封市城区东嵩山南麓的太室山下。背依黄盖峰,面对玉案山,西有望朝岭,东有牧子冈,山峦环拱,翠柏掩映,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它是五岳之中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所庙宇,也是五岳中规模最大、历史最久、文化最厚重的庙宇,更是一座比较典型的宫殿式古建筑群,据记载中岳庙的建筑格式曾是明代在建北京故宫时的标本。2001年6月25日,中岳庙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8月1日,中岳庙历史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一、历史沿革
中岳嵩山古称天室、大室、太室、崇高等。大量的史实证明,太室山下有太室祠,"太室太庙也"。并以为由头,得出的结论是:中岳嵩山是华夏民族最早的太室太庙,也就是说嵩山下的中岳庙就是华夏民族最早的宗祠或宗庙,是汉民族供奉民族创立者以及为民族昌盛做出重大贡献者的地方。上古时期的盘古、混沌、伏羲、女娲、炎黄二帝、立国始祖大禹等等均在此供奉。只是秦汉以后五岳概念的形成和道教的兴起以及文化重心的南迁北移,华夏人逐步对太室太庙的神圣感淡化和遗忘了。那么,在此可以肯定,传承数千年的中岳庙古建筑和有着4000多年树龄的古柏,不仅见证着华夏民族远古的记忆,而且诉说着华夏民族在此朝圣的盛况。
中岳嵩山地处天地之中,其“萃两间(天地)之秀,居八方之中”,山龄久远,堪称“万山之祖”,文化积淀博大精深,神奇古奥,在华夏历史文明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嵩山是华夏民族5000年来(甚至更早)所供奉的太室太庙。《山海经·中山经》:“少室、太室皆冢也。其祠之,太牢之具,婴以吉玉。”此话就是说太室山和少室山不仅是万山的祖宗,是最神圣的山,而且是华夏先祖的诞生地、建功立业地和安息地,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石头上都镌刻着列祖列宗创世立业的印痕,因此祭祀它必须用天下最高的太牢之礼,还得用世上最精美的玉器放置祭品。看来祈求天神、地神和列祖列宗的庇佑,必须在天地之中朝拜和祈祷求告人力不能为的事情,定会应验或梦想成真。
西汉时曾大规模增修太室祠。据《汉书·武帝纪》载:武帝刘彻游嵩岳时令祠官加增太室祠,西汉以后,历代均有增建重修。北魏时著名道士寇谦之在此修行30年,并创立北天师道。从此,把祭祀太室山的场所变为道教的庙宇。开元十八年(730年)玄宗李隆基下令依照西汉武帝加增太室祠的故事,将中岳庙重新整饰,迁于现址。唐代登封县令李方郁《新修嵩岳天中王庙记》载,当时整修的殿堂有门殿、台、阁、墙、垣、像设等。
宋乾德二年(964年)又修行廊一百余间,均饰以丹青,绘以壁画,并遍植松柏。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增修崇圣殿及碑楼等850间,金妆神像,绘制功德壁画达470余幅。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重修殿宇238间。元代初年尚有庙房700多间,元末多倒塌废弃,仅存百余间。明成化壬寅年(1482年)进行了一次历时一年零八个月的大规模整修,嘉靖十四年(1535年)又重修。明崇祯十四年(1614年),大殿及廊庑几乎庙内所有建筑被大火烧毁。清顺治十年(1653年)至康熙二年(1663年)重建被火焚的建筑。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高宗弘历对中岳庙大加修整,将道会司迁于庙中,以掌管全县道教事务。民国时成立“中岳风景区整建令”重修中岳庙,但民国时的几次整修,由于对中岳庙恣意拆毁改建,使许多古代建筑失去原貌。抗日战争期间,日寇飞机狂轰滥炸,炸毁大殿一角,如今殿顶和地面的弹痕犹历历在目。到建国时由于长期失修,巍峨壮丽、气势雄伟的中岳庙,建筑破损严重。
建国后,人民政府数次拨款,逐年修葺,并设专门机构,加强保护管理。1957年对翁仲建亭保护。1963年至1964年,对峻极门进行了加固,并维修了屋顶。1975年修缮了遥参亭。自1982年后,国家又投资,相继对天中阁、配天作镇房、崇圣门、嵩高峻极坊、中岳大殿、东西廊房等进行了整修,新建了三仙殿配房6间,铺甬道15354平方米,铺设登黄盖峰石阶路807米。
中岳庙管委会在政府的支持下于1984年1988年相继修复小楼宫3间、上房10间、三仙圣母楼6间,并于1986年至1988年翻修了峻极殿,1992年又翻修了三仙殿,1995年又落架翻修了寝殿。此外,1984年至1995年还重建了祖师宫及火神宫大殿各五间,彩绘了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嵩高峻极坊等。政府及庙院又投资,2001年改建了名山第一坊,新修了中岳广场及栏护。经过建国后几度大规模维修,从根本上改变了建国前遗留下来的破旧不堪状况,使古庙逐步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游览区。1963年6月20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中岳庙为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6月25日,国务院又公布中岳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古建筑
中岳庙建筑依山势,为由南向北,由低至高,逐层对称的传统建筑群。中轴主建筑共分11进:名山第一坊、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嵩高峻极坊、中岳大殿、寝殿、御书楼。从中华门起,全长1.3华里,面积10万多平方米。中轴两侧有太尉宫、火神宫、祖师宫、神州宫、小楼宫等跨院建筑。庙内现存明、清建筑300余间。在古建筑群中点缀着远古至汉到清代的古柏树300余株,参天而立,使中岳庙显得更加幽深雅致、古朴庄严。中岳庙中轴线全长650米,共有7进11层建筑,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雄伟,庙中有殿、宫、楼、阁等建筑39座近400间,庙内还有古代碑刻73品,完整的建筑布局使中岳庙成为一座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布局紧凑、色调和谐的庞大建筑群。
名山第一坊 “名山第一坊“原为木牌楼坊,1942年被改建为砖瓦结构的庑殿式牌坊,并更名为“中华门”。2001年重新恢复为木牌楼坊。坊宽14米,为四柱三孔庑殿顶式建筑,黄琉璃瓦盖顶,雕琢华丽。正楼额题“名山第一”,为中国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所书。
遥参亭 位于中华门北。它是昔日过往行人因庙深来不及进庙参拜,就在此遥远参拜,并由此而得名。遥参亭原为清代所建的重檐四角亭,1942年改建为八角重檐亭阁。
天中阁 原名“黄中楼”,是中岳庙原来的大门,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知县刘汝登重建后,改为“天中阁”,清代重修。阁房建在高约7米,面积约298平方米的砖砌墩台上。为一座建制五间、精致秀丽的重檐歇山式绿琉璃瓦房,台两侧砌有登阁梯道,台上四周砌有女儿墙,居高凌空,风格独秀。此楼的建筑形式与北京故宫天安门极类似。天中阁门前扇面式的月台上,蹲立着两个清代雕刻的高大石狮,虎视耽耽,张牙舞爪。东狮口中有一个直径15厘米的活动石雕圆球,工艺精巧,独具匠心。
配天作镇坊 原名“宇宙坊”,明万历庚戌春(1610年)登封知县傅梅创建,清康熙初登封进士耿介更名为“配天作镇坊”。其源于晋代文学家庾阐“邈彼嵩华,维岳之峻,岩岩高大,配天作镇”的诗句。1979年落架翻修。此坊起三架,庑殿顶式,正楼额书“配天作镇”,两次楼的门额分别书写“宇宙”、“具瞻”。今额字为梁叔民在重修时所书。
崇圣门和化三门 崇圣门因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加封中岳神为“中岳崇圣大帝”而得名。崇圣门原为过往门庭,形制和嵩高峻极坊相似,1942年改建为面阔三间的歇山房,已失原貌。化三门原来也是过往门庭,为木制碑坊,1942年改建为面阔三间的歇山房。此门因道教“老子一气化三清”而得名。
古神库 古神库乃方型亭阁式建筑。原为放置火池和祭器的地方。宋代重修岳庙时把殿中无法修复的神像放在里面保护,因名“古神库”。古神库对面的方亭内放有一“无字碑”,刻于清代,碑上只有线刻花边,没有刻制文字。此碑的意思是说岳神之德大得难以用文字形容之意。古神庙及无字碑亭均为无木建筑,清乾隆年间重修。
峻极门 又名“将军门”,即中岳大殿中心院的大门。崇祯十四年(1641年)被焚,清顺治十年(1653年)重建,清乾隆年间重修。将军门面阔五间,进深六架,五踩斗拱,歇山绿瓦,彩绘栋梁,气宇轩昂,是清代典型官式建筑。门前原有二个守护将军,“文革”时被毁,80年代重塑。
四岳殿台 峻极门前两厢,有互相对称的四座砖石结构的台子,台上原有建制五间的歇山式殿房,1944年拆除后因日军入侵无重建,仅存4米高的殿台、柱础、石栏杆等。这些殿台,按顺时针方向排列分别为:东岳殿、南岳殿、西岳殿、北岳殿,通称四岳殿。如加上中岳庙本身,恰为五岳,渗透着“五岳共存”、“五行俱全”的宗教观念。
嵩高峻极坊 又名“迎神门”。坊为四柱三楼式建筑,额题“嵩高峻极”,传为康熙御书。此坊因《诗经》“嵩高惟岳、峻极于天”而得名。楼和次楼分别施九踩和七踩斗拱,黄瓦盖顶,雕梁画栋,是清代木结构建筑的精致作品。该坊民国11年(1921年)登封知事庄炎重修,1984年又重修。
御碑亭 中岳大殿月台下面有两座八角重檐亭,分别为“御香亭”和“御帛亭”,创建于清乾隆年间。因亭内分别立有乾隆庚午年(1750年)和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高宗弘历自制的诗碑,故称为“御碑亭”。该亭斗拱高架,檐角翘飞,精灵剔透,形制秀丽,是清代亭阁建筑的代表作品。
中岳大殿 又名“峻极殿”,增修于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原殿崇祯十四年(1641年)被火烧毁,清顺治十年(1653年)重建,乾隆之后多次重修,并增饰彩绘。此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面积约920平方米,系重檐庑殿式建筑,上、下檐分别施七踩和五踩斗拱,高大雄伟,为中岳嵩山最大的建筑。它表现着古代工匠在建筑方面的高超造诣。殿内顶棚原镶有绘制精美的游龙天花板,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机炸毁,现在仅存由独木雕刻而成的盘龙藻井一口。井四边用木雕小斗拱砌合成攒尖形,上面嵌卡一块雕有独龙盘踞的板面,昂首下垂,龙须卷扬,玲珑可爱。殿内东侧的木架上有明万历元年(1573年)铸造的重达1千斤的大铁钟。神龛壁后与后门相对处立有一“ 坎”字碑,碑上刻有一个阴刻宽迹的“坎”字。“坎”在八卦中寓义“水象”,刻立此碑是象征着以水“灭”火的意思。
大殿于1957年9月、1986年至1987年大修。大殿前筑有一座高约三米的石砌大月台,周围装有石雕栏杆。月台前中间的台阶上镶有垂带式“御路”,浮雕着精美的“独龙盘踞”、“双龙戏珠”和“群鹤闹莲”等纹饰。大殿月台前有1米高的大型拜台,为参拜岳神之处。
东西廊房 在中岳大殿两厢,与峻极门构成一座完整的中心院落。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重修后,建制为七十二间,内设“七十二司”像,明思宗崇祯十四年(1641年)失火被烧,清世祖顺治十年(1653年)重建为九十二间,乾隆元年(1736年)重修时,改建为八十四间,后存六十余间,1980年重修后恢复乾隆时重修时的间数。东西廊房为嵩山地区仅有的长廊式古典建筑。东西廊房在重修后于1990年重塑 “七十二司”坐像,同时又新塑“十殿阎君”和“八大朝臣”及小鬼。
寝殿 明成化庚子年(1480年)重建,清乾隆元年(1736年)重修。为岳神及皇后天灵妃休息之所。该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歇山式黄色琉璃瓦建筑。殿内顶棚镶嵌着游龙和翔凤图案的天花板。殿正中供80年代重塑的中岳神及皇后坐像,两侧塑中岳神睡像及皇后坐像。此殿1995年落架翻修。
日柏亭 寝殿月台两端,原植有象征性的月柏和日柏各一株。二柏死后特立日形和月形的石刻以作标志,并在东侧建造日柏亭,藏其树干,以葆馨芳。建国前亭内树干被国民党军队毁之一空。今亭壁嵌清宣统时赵之基撰的《日柏亭成记碑》。
御书楼 原名“黄箓殿”,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创建,为双层楼阁式建筑,是贮存道藏经函的地方。清代乾隆皇帝游中岳时,在殿内书碑题字,因名御书楼。此楼民国八年(1919年)道士吴志明率众信士重修时融中西模式改建,已失原貌。楼两端的两顺山房,是清代朝廷放置祭祀碑碣的地方。
五宫 中岳庙除中轴线建筑外,东西两侧还有五座小型宫院,即太尉宫、火神宫、神州宫、祖师宫、小楼宫。五宫中以峻极殿东侧的神州宫为其代表。神州宫正殿为三仙殿,清代重建,面阔五间,歇山式绿色琉璃瓦顶。梁檁栋檐上饰有彩色绘画,殿顶施有棱形铁瓦四组,风格独特,是嵩山古建筑中特有的。殿内塑有三仙,即天仙碧霞、地仙佩霞、水仙紫霞,三仙像后,原各有背光屏一座,上面塑人物故事、车马、楼阁、殿宇以及花卉造型。原彩塑已毁,今像为1992年修殿时重塑。神州宫正殿前有明崇祯丙子年(1636年)修建的“凝真阁”,即神州宫的大门,现仅存5米高的阁台。阁前的柏树林,是清高宗弘历游中岳时的行宫花园,再前有清代乾隆帝游嵩山时所筑的石砌假山等遗物。
九龙宫 在中岳庙西围墙外有清代建的古建筑8间,为岳庙之九龙宫。其中九龙殿为硬山房,出前檐,棂子门窗,上盖灰色筒瓦。门前左右蹲立清代石狮一对,连座共高2.5米。门外南数步有八角琉璃井,亦称“炼丹井”。井上原有“八角琉璃亭”,今亭子已毁。
黄盖亭 位于庙后的黄盖峰上,为八角重檐小亭,名“黄盖亭”,原名“中岳行宫”。传说汉武帝游嵩山时,见黄云盖顶,故名。峰上旧有殿宇三间,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重修,民国5年(1916年)中岳庙道士吴志明率众信士将其改建为八角形重檐亭阁。1985年国家投资5万元整修。亭踞峰顶,小巧玲珑,斗拱飞檐,黄琉璃瓦盖顶。围亭青石铺道,石雕栏杆望柱,古雅别致,妙趣横生。站在亭外,可以总览中岳庙全景。
古柏 中岳庙内是登封嵩山古柏最集中的地方,庙内现存两汉、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古柏300余株(详见古树古木)。庙内的古柏,参天而立,蓊蓊郁郁,由于年深日久,似卧羊,如雄狮,象群猴,形态名异,栩栩如生,乃中岳庙一大景观。
三、金石铸器
中岳庙虽屡经兴废和变迁,但因其地处中原,且作为古代祭祀和著名道教场所,保留下来的金属铸器和石刻碑碣很多,现简述如下:
汉代翁仲 中岳庙的石刻翁仲,位于中华门外的两座小亭内,刻立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118年)前后,是研究汉代雕刻艺术和衣着服饰的珍贵遗物。两个石翁仲,用青石雕凿而成,浑为一石,高1.22米,腰围1.54米,头顶平整,腰系大扣钮带,轮廓古朴大方,体形粗犷原始,人体曲线表现得不明显,好像一幢石柱。其双手紧握剑柄,矜持地拱护在胸前,长长的剑锋直垂触地。身穿长筒袍衫,腰间系着一条宽带子。翁仲的脊背后面雕凿有圆形、长方形、方形和不规则形的洞眼23个,其中东翁仲背后共11个,西翁仲背后12个,东翁仲头顶西北边雕刻一个字径4厘米的“马”字,隶书。这些洞眼和“马”字的寓义如何?尚待进一步查考。
翁仲的雕造者没有留下年款。经有关专家鉴定,其制式和雕刻手法与中岳庙前500米处的汉代太室阙相同,即雕造于东汉元初五年(118年)左右,距今已有1880多年的历史。翁仲姓阮,秦时大将,“气质端勇,异于常人”。死后置其像于宫府庙观前用来守门。中岳庙石翁仲就是中岳嵩山神祠的象征性守门人,是我国现存雕刻年代最早的石翁仲。
铁狮 峻极殿前月台下现有大铁狮一对,高1米,围径1.4米,两尊共重1700斤,金正大二年(1225年)铸造。虽历经风雨侵蚀,但至今不锈,色泽黝黑光亮。据金狮所铸铭文知,此对铁狮为今登封告成冶上铸铁坊所铸。置于神州宫三仙殿前的一对铁狮,一铸造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一铸造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两铁狮共重2000余斤,造型优美。
碑刻 中岳庙过去是一个碑刻荟萃之地,由于历代战乱及人为的毁坏,现尚存北魏碑1通、唐碑1通、宋碑4通、金碑2通、元碑3通、明碑13通、清碑34通、民国碑刻6通,年代不详9通,现代碑刻10余通。著名的有位于东岳殿台和南岳殿台之间的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唐《状嵩高灵胜诗》、宋《新修嵩岳中天王庙碑铭》、《增修中岳中天崇圣帝庙碑铭并序》、《中岳中天崇圣帝庙碑铭》、金《重修岳庙牌》、《重修中岳庙全图牌》、元《圣旨碑》、明《五岳真形之图碑》、清《乾隆御制诗书碑》等(详见碑刻)。
宋代铁人 立于古神库四角,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铸造。铁人高2.5至2.65米不等。武士风度,气宇威严,握拳振臂,怒目挺胸,通称“镇库大铁人”。站立于西南、西北角的两个铁人,手背上铸有施主姓名;东北角的铁人臀部有铸造时间、铸造人及施主等。宋代铁人为研究宋代铸造工艺及服饰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宋代石幢 峻极门前东侧,有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九月刻立的“御制中岳醮告文”八棱石幢一座。幢高2.27米,围1.1米。幢上饰柱状和石雕宝珠幢刹,下为仰覆莲须弥座。碑文为宋真宗撰的祭文,刘太初行书,字迹颇为俊秀。石幢原出佛教,此幢见于道教庙院中,颇罕见。
中岳庙规模宏大、气魄巍然的古建筑群和书法高超、铸艺精美的金石文物,不仅体现了古代在建筑、雕塑、石刻等方面的卓越成就,而且也是珍贵的历史实物资料。